我和孙姐妹虽然是在教会认识的,但平时交集不多,尽管后来租房子成为室友,关系也只限于出房间碰到时打个招呼,直到她搬家离开时,我们间的友谊在一顿一起用餐中变得深刻。
孙姐妹是一位90后,从小在基督徒家庭长大,为人谦和礼貌,有时我买了零食给她,她出于礼貌都会拒绝,久而久之,虽然是主里的姐妹,我们两个人总是保持着客气的关系。
直到上周因为工作变动,她突然需要离开去其他城市,那一周内我们的交谈变得多起来,关于到新地方的担心,我分享我的经验,和她一起祷告;她也分享对我的认识,她说像她一样,我怕麻烦别人,但关系有时就是在麻烦中变深的,我们两个都要学着改变。
于是我们尝试着不再拒绝对方的好意,如果碰到我带零食回家她不会像以前一样拒绝,碰到她在做饭我也高兴地接受她为我做一份,而友谊变得深刻是在她要走的那天早晨。
当天有新的女孩搬过来租住孙姐妹的房间,我们住在5楼,没有电梯,我说好帮助新的女孩搬家,也在想中午要不要一起吃饭为孙姐妹送行,虽然我不善长厨艺但为对方做顿饭可能是我表达爱的方式。但当天早上想到要帮助搬家心里有点打退堂鼓,做饭,吃饭,然后收拾厨房,一大堆事情让我犹豫了。
心态发生改变是在孙姐妹敲我房间说自己早餐做多了,留给我吃,那一瞬间我心里的犹豫消失了,我马上爬起床,跑到超市,想着给孙姐妹炖好喝的汤,她之前曾说我做的汤好喝。
砂锅里是炖了两个小时的鸡汤,里面放了大枣、香菇,12点半的时候,和一起搬家过来的女孩,我们围桌而坐一起用餐。
一点半的时候,孙姐妹要离开了,出门前我们一起为孙姐妹祷告,一起帮助她把行李拿到车上,孙姐妹坐在车里,隔着窗玻璃为我们拍照,后来孙姐妹发来短信:以前都没有人这样对待我,你们像我的家人一样,今天很幸福,谢谢。
看到孙姐妹发来的短信,我心里充满感慨,幸好没有顺从肉体的疲惫,虽然只是简单的鸡汤,但如此令对方感到被爱。
昨天教会祷告会的时候牧者教导说哪怕爱会累,会疲惫,但爱过不会遗憾,我期待主帮助我,珍惜每一个可以爱的时刻,尤其是在关键时刻不错过表达爱的机会。
注:本文为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作者系云南一名基督徒。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福音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!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