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人的老我而言,我们讨厌别人批评我。然而,如果你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或领导者,被批评是可以预期的。即便是最优秀的父母,也经常会受到孩子的批评;老板会受到员工的批评;教练会被运动员批评;运动员和艺术家会被粉丝批评;老师会被学生批评;牧者会被会众批评。如果我们无法应对批评,也许应该考虑在人生中做些不同的事情。
看清自己的盲点
当批评是公正的,它实际上能帮助我看清自己的盲点,面对自身的弱点,并改进我去爱人和服侍周围人的努力。然而,当批评不公正时,我们有时会产生负面或防御性的反应。坦白说,即便是公正的批评,我们有时也会如此反应。
有位肢体在网络平台上对一位牧者进行了公开批评,列举了他讲道存在的问题。牧者感到防御和恼火,进行了回击,同时引用了一节圣经来为自己的回应辩护。结果问题只能愈加严重,难以解决。
我想到领导力专家凯里·纽霍夫(Carey Nieuwhof)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“不要与猪摔跤”这句话,这是一个关于健康领导力的概念,当然,“不要与猪摔跤”这句话不是侮辱对方的意思,“不要与猪摔跤”换句话说就是:当有人试图挑衅你,或者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批评你时,通常最好根本不要回应。为什么?因为当领导者与“猪”摔跤时,我们双方都会弄得一身脏,但只有猪会觉得开心。而且,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变得固执己见。
与“猪摔跤”还有另一个弊端。当我们反击,而不是通过不回应或温和回答来化解局面时,我们会让自己习惯性地拒绝所有批评,即便是那些公正的批评。这是对自己极大的危险。
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极大的善与极端的恶的可能性。圣经用多种方式表达了这种双重现实:我们既是圣徒又是罪人,既是旧人又是新人,既有肉体又有新灵。这意味着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可能展现英雄般的爱,也可能行出难以言表的邪恶。即便是使徒保罗—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基督徒领袖之一——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,也坦承了自己内心的这一现实:“因为我所做的,我自己不明白;我所愿意的,我并不做;我所恨恶的,我倒去做。”(罗7:15)
感谢神,这并不是保罗故事的终点。当他因罪被击倒时,他在下一章中继续提出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——对他自己,也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罪问题。在基督里,祂已经使我们脱离了神律法的咒诅,没有定罪。基督作为我们的法律辩护者,站在神的审判台前,同时将圣灵赐给我们居住在心中。圣灵在我们不知如何祷告时帮助我们,引导我们的心思专注于属灵的事而远离肉体的事,并提醒我们,创世万物中没有任何事物能使我们与祂的爱隔绝。(罗马书8章)
圣经呈现给我们的现实是,神对我们的罪以安慰代替羞辱,以善意代替惩罚,以怜悯代替审判,以爱代替弃绝,这促使我们思考:对于意识到神借耶稣的爱与救赎恩典的基督徒来说,罪是荒谬且徒然的。它荒谬徒然,因为我们知道罪不仅是对神律法的反叛,更糟的是,它是对神之爱的仇恨行为。
这就是为什么大卫王在反思自己的奸淫、谋杀与滥用权力时,写下了罪并没有给他带来喜乐,反而使他的骨头感到压碎,心灵失去喜乐(诗 51:8,12)。屈从偶像使他受苦,折磨了他的灵魂,蒙蔽了他的眼目,使他被悲伤笼罩,并在身体上消耗殆尽。(诗31:6–10)
我们的心有能力为自己辩护
违背神律法的罪,就是违背神的爱。每当我们犯罪,我们同时也在伤害自己。脱离神祝福的律法界限而生活,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喜乐、健康与完整,就如鱼离开水,无法生存一样。对于那些按神的形象被造的人来说,神的律法就是我们如何“彰显神形象”的路线图。神的律法是我们的设计,也是我们自然的栖息地。
毕德生牧师在《信息本圣经》中如此写道:“哪怕是神律法中最微小的事,如果被轻视,最终受伤的只是你自己。”(太5:19-20)虽然遵循我们被造设计的智慧似乎显而易见,但我们仍然需要帮助。我们需要圣经的智慧,每天将我们扎根在正确、良善、真实的事上。我们的心是诡诈而脆弱的,因此甚至最恶劣的念头、言语和行为,我们的心有能力为自己辩护。
我们需要生命中的人提醒我们:我们尚未到达终点。因为我们还不是神所要我们成为的人,我们都需要诚实的声音,帮助我们看到自己未曾察觉的罪,并在必要时提醒我们、纠正我们。
德国牧师、殉道者朋霍费尔表达了类似的观点:“没有什么比严厉的训诫更富有怜悯,这种训诫能把群体中的另一位基督徒从罪的道路上拉回。”作为牧者,这正是基督徒门徒训练中我们可能变得脆弱的领域。有时,我们可能会试图屏蔽那些在组织架构、家庭系统或权力层级中地位低于我们的人提出的批评,即便是建设性的批评。
然而,大卫最终没有回避严厉的真理,这正是他成为伟大领袖的原因。当先知拿单来到他面前,指出他生命中的恶时,大卫并没有回应说:“拿单,你以为你是谁?你知道你在和谁说话吗?你凭什么……”大卫没有抵抗拿单的斥责。相反,他谦卑地接受了训诫,为自己的罪悔改,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作出完全补偿。大卫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最全面的罪的忏悔之一:“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!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!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, 并洁除我的罪!因为,我知道我的过犯;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。我向你犯罪,惟独得罪了你; 在你眼前行了这恶, 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, 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。”(诗 51:1-4)
然而,大卫不仅向神认罪,他还转向先知拿单,承认自己的罪,说:“我得罪了耶和华。”随后,他又转向乌利亚死去的寡妻拔示巴,与她结为夫妻。接着,在极大的怜悯与恩典中,神赐给大卫和拔示巴一个儿子,名叫耶底底雅,意思是“神所爱”。这个孩子还有第二个名字,所罗门,意思是“平安”。这个儿子的诞生背景涉及奸淫、谋杀和滥用权力,但后来他却被列入耶稣的家谱中,彰显神的爱何等深长广阔:“大卫从乌利亚的妻子生所罗门。”(太1:6)马太特意保留了这一提法,暗示所罗门出生的不光彩背景。他完全可以省略“乌利亚的妻子”或直接说“拔示巴”,但他没有,而是让我们看到神如何从大卫所犯的罪中作出救赎,而大卫也最终悔改。
定期接受周围人的批评
我们可以从大卫的一生学到很多,也可以从他身上寻找领导力的榜样和灵感。但最重要的一课之一,是学习如何让自己能够定期接受周围人的批评,尤其是那些最了解我们的人,如同事、朋友和家人,并以谦卑、感恩和决心去改变的态度来接受批评。我们的品格比声誉更重要。我们必须学会爱光,即便光暴露了我们内心的黑暗,而不是逃避和隐藏。
尽管有诸多缺点,大卫正是在这一点上闪耀光芒。拔示巴事件的后果向我们展示了伟大之人应有的姿态——不是因为大卫完美,而是因为他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完美,并且公开承认。他的伟大体现在愿意谦卑自己。这也显示出圣灵内住的一个关键证据:在本可以保全面子的情况下甘愿失去面子,在本不必悔改的情况下甘愿悔改,因为他掌握着所有权力。
大卫本可以对拿单做他之前对乌利亚所做的事,为了自保和保全声誉将其“处理掉”。但他没有,而是选择倾听、谦卑、悔改并寻求恢复。
作家与哲学家阿尔伯特·哈伯德曾说:“伟大的人在于,能够承受批评而不生怨恨。”依此标准,大卫无疑是伟大的领袖。那么,大卫为何会选择悔改,而不是防御和保全面子呢?更重要的是,我们又为何不效法他?答案很简单:这是为了灵魂的健康。
仔细想想,我们欢迎医生对我们身体的检查,允许他们接触我们的隐私部位。当医生说要做X光检查以评估健康时,我们会说“当然可以”。我们允许他们探查、刺针、切开、造成伤口,以防止更大的伤害摧毁我们。那么,当最亲近的人想要最深切地触及我们的灵魂和品格时,我们为什么不接受,甚至不邀请他们去触及、刺探、切开、伤害我们,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医治呢?“任凭义人击打我,这算为仁慈。”(诗141:5)“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; 仇敌连连亲嘴却是多余。”(箴27:6)“使迷路的人回转的,必救他的灵魂免去死亡。”(雅各书 5:20)
确实,有时带出他人最好的一面,需要以爱揭示他们最坏的一面。但我们真的相信这一点吗?伟大的政治领袖丘吉尔曾说,尽管批评可能让人不悦,但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必要的。为什么?因为它发挥的作用,就像人体的疼痛一样,提醒我们注意不健康的状态。那些抗拒批评的人,尤其是公正的批评,显示出他们内心不健康。内心不健康的人在受到批评时,往往会辩解、操控局势或重新组织自己。而真正的领导者,则会认罪悔改。
注:本文为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。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福音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!


















